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欧洲杯押注app >>欧洲杯押注app >> 正文

欧洲杯押注app

欧洲杯押注app

我院首例极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

发布时间:2014-03-19 浏览次数:
字号:
+-14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早产儿(胎龄小于37周)、极早产儿(胎龄小于28周)出生体重低,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,常需持续24h输注静脉营养长达半月、甚至1月以上,因此,输注营养液的静脉通道就成为维系这些弱小生命的重要生命渠道。而静脉营养液极易造成外周表浅静脉的破坏,由此医护人员需要反复静脉穿刺,这些小小孩儿们需要长期经受困难穿刺所带来的身心折磨。

       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(PICC)是在手臂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,置入导管,末端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,避免高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,加之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快,可迅速冲稀该类药物,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,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,减少液体外渗以及静脉炎的发生;而且,该类置管安全、留置时间较长,可避免反复表浅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感染可能性及身心伤害。所以,PICC置管可大大改善(极)早产儿的生存率、提高其生存质量。3月14日,东院儿科病房PICC专科护士邵伟芹为新生儿科新入院的一名胎龄28+3周、出生体重105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成功置入PICC管道。操作在辐射台上完成,前后用时仅30分钟,床旁X线摄片显示导管末端位置准确。3月16日,科室又成功为一名胎龄25+5周、出生体重870g的超低出生体重极早产儿完成PICC置管,两例置管均输液通畅,使用良好。

        两例早产儿PICC置管是新生儿科技术创新的又一亮点,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必将大大提高(极)早产儿的近期存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,提高我院对(极)早产儿的综合诊疗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东院新生儿科  于永慧